請問你對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了解多少?對蜂窩轉輪除濕機懂得多少?它們兩者關系如何?
請一起來普及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與蜂窩轉輪的基本知識吧!
一: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與蜂窩轉輪的特性
1、用冷卻除濕循環系統冷凝器放熱來加熱再生空氣,充分利用系統內部熱能,克服了轉輪除濕機再生耗
熱量大的缺點,最終達到節能目的。
2、可以利用太陽能、工業廢熱等低溫熱源作為再生加熱熱源,減輕了對電力的依賴,
并節約了大量的能源。
3、用轉輪除濕進行深度除濕,突出了轉輪除濕機低溫低濕條件下,不受露點限制且除濕量大的優點。
4、冷卻除濕作為前期除濕,突出了冷卻除濕機高露點工況下能耗低且冷卻盤管不易結霜的優點。
二: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與蜂窩轉輪數學模型的建立。我們知道,通過實驗來研究除濕機的性能,
不失為一研究的方法。但由于影響性能的因素較多,這項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受客觀條件的限制,
使得有些實驗無法進行,給深入研究帶來不少困難。隨著計算機在制冷領域的廣泛應用,
對除濕機性能進行計算機模擬可以非常好的解決這一矛盾,在給定的設備參數和運行工況下,
模擬計算可以得出系統穩定運行的情況,獲得大量模擬數據,對模擬系統進行科學分析,
所以性能模擬是除濕機性能研究,優化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本文通過建立適用于轉輪除濕與冷卻除濕組合式空調系統各個部件的數學模型,
以VISUALBASIC為編程環境,設計一個基于WIN98/NT操作平臺的轉輪除濕與冷卻除濕相組合式
空調系統性能模擬計算程序,以獲得機組在不同工況下運行時性能系數的變化規律。
具體措施如下:
1、根據制冷劑氣相區狀態方程、飽和蒸汽壓方程、飽和液體密度方程建立了以制冷劑R22為工質的
制冷除濕循環數學模型,利用濕空氣的熱力性質計算公式建立了濕空氣處理過程數學模型,
以獲得系統熱力計算過程中的狀態參數。
2、為了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簡化計算,在建立系統各部件模型的過程中作了必要的假設。
本課題的數學模型包括:轉輪除濕機模型,蒸發器模型,冷凝器模型,壓縮機模型,再生加熱器模型,
節流閥模型等。
3、模擬計算程序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各模塊之間既統一構成一個整體,同時又相互獨立,
各模塊可以獨立調用。
三: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與蜂窩轉輪模擬結果分析
(1)室外空氣溫度對該除濕系統的影響室外空氣溫度25~35℃,室外空氣含濕量22.g/kg,
處理空氣風量2500m3/h,再生空氣風量2500m3/h。通過模擬計算得出,
該除濕系統的除濕量隨環境溫度的提高而降低,除濕能耗比SPC(能耗量/除濕量;
能耗量包括冷卻除濕和等濕冷卻制冷系統耗功、風機耗功、再生加熱耗能,除濕量包括冷卻除濕量、
轉輪除濕量)則隨著環境溫度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其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
(2)室外空氣含濕量對該除濕系統的影響室外空氣含濕量20~30g/kg,室外空氣溫度35℃,
處理空氣風量2500m3/h,再生空氣風量2500m3/h。除濕系統的除濕量和SPC隨室外空氣的含濕量的
變化規律如圖6所示 (3)處理空氣送風量對該除濕系統的影響處理空氣送風量2000~4500m3/h,
室外空氣溫度35℃,室外空氣含濕量22g/kg,再生空氣風量2500m3/h。除濕系統的除濕量隨處理風量
的增大而提高,如圖7所示。而SPC隨處理空氣量的增大而出現起初減小而后增加的變化,在處理風量
變化的過程中出現最小值,如圖所示。隨著風量的增加,冷卻除濕機蒸發壓力升高,壓縮機的單位功
耗減小,制冷劑流量增大,而壓縮機耗功為制冷劑流量和單位功耗的乘積,在風量變化初期,
制冷劑流量的增加小于單位耗功的減小,所以剛開始除濕能耗比是減小的,但當風量增大到3000m3/h后
,制冷劑流量的增加大于單位耗功的減小,且阻力對制冷系統性能的影響增加,
同時風量的增加引起了風機的功率上升,以致整個機組的總能耗也上升,
當上升的幅度超過了除濕量的增加時,除濕能耗比SPC開始增大。
四結論
1、在低濕環境條件下,采用轉輪與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具有冷卻除濕機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它可以避免冷卻除濕機在低蒸發溫度下盤管容易結霜的缺點,同時又充分利用系統內部熱能,
克服了轉輪除濕機再生耗熱量大的缺點,從而實現了冷卻除濕與轉輪除濕的有機結合。
2、應用模擬程序,對轉輪與冷卻組合式除濕空調系統的穩態運行特性進行了計算機模擬計算,
對系統在不同室外溫度、含濕量和風量下,其除濕量和除濕能耗比的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
所得結果為該系統的進一步研究及優化運行提供參考。
|